《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附答案

时间:2015-06-01 05:31: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附答案

  《最苦与最乐》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写的一篇议论文,出自《集外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附答案相关内容,欢迎参考。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附答案1

  课外阅读

  最苦与最乐(节选)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我就连这个人的面也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了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了的,我对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种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呜?”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贫、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___。

  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

  1.知足安分达观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 (1)不尽责任,丢开不管

  (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4.人人必须尽责任。

  5..本文是从“最苦”与“最乐”两个侧面来谈 “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

  6.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附答案2

  一、字词书写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恩惠(_____)

  缠着(_____)

  契约(_____)

  招lǎn(_____)

  循环(_____)

  xiè(_____)却

  监dū(____)

  死而后yǐ(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其意义。

  (1)如(释)重负:

  (2)任重(道)远:

  (3)悲天(悯)人:

  (4)心安(理)得:

  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x月x日 星期三 小雨转多云

  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①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②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③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④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

  (1)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啰嗦,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4)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④③②①

  四、综合性学习

  按要求填空。

  (1)《最苦与最乐》选自《_____________》。梁启超(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连用四个_________句,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实践活动。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说:“你在家呆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1)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请简述出来。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首尾两段,回答问题。

  1.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句话写了有些人的反面意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

  拓展阅读

  做难事必有所

  徐长才

  ①金一南说:“做难事必有所得。”诚哉斯言!这也是金一南的亲身体验与成功之道。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他开始吹拉的玻璃瓶都是奇形怪状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三个手指头的肉都烫坏了,终于制作玻璃瓶子又好又快又多。后来,金一南考取了军事院校,以顽强的毅力学习英语,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常常废寝忘食地研读与搜集大量红军资料,不畏劳累地写出了多部有关红军研究的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敬重。

  ②多年前,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是无比艰难的,更有生命危险,但他觉得这样的航海可以为祖国争光,可以在征服海洋的同时征服自己、超越自我。于是,在缺乏航海经验的情况下,他还是买了条旧帆船,毅然决然地从山东日照出发,进行远航。途中,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在穿越印度洋时,遇上狂风暴雨,浪高七米,随时都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那时,他把自己绑在船的甲板上,小腿上绑着水手刀,任凭风吹浪打,随时做着死亡的准备。经历了七天七夜,他才脱离了险境。在经过海上美军某基地时,被美军关押。美军在搞清他的真实身份后,又帮他修好了船,友好地送他继续航行。在大西洋的一个海域,虽然风平浪静,长久的寂寞又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恐惧,但他挺了过来。有一条巨鲨,尾随在他的船后很多天,他也没有被吓倒。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土著人待他很友好,酋长的女儿还想嫁给他,但为了完成环球航行的大业,他毅然地“逃”了。经过好望角时,那里的人们被他的勇敢行为所感动,举办宴会邀请他。当他继续航行时,停在那里的所有船舶都鸣笛为他壮行。经过两年多的拼搏,翟墨终于又回到了日照。翟墨实践了“做难事必有所得”。

  ③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能细心地对一些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有时连吃饭也忘掉了。他大量采集植物和昆虫,把它们制成标本。后来,他大胆地好不容易在英国乘上了一艘到南美洲去的邮轮,孤身一人到南美洲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收集样品。在那里,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经历了很多风险和磨难。通过多年考察、搜集和研究,达尔文撰写了巨著《物种起源》,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推动了世界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说,达尔文的卓越成就是他不畏艰苦和敢于做难事而取得的。

  ④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要想做出令人惊羡的成就,不想做难事是不行的。有些人贪图安逸,做事拈轻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费了心血多动了脑筋。这样想这样做,怎么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选自《做人与处世》)

  1.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请结合文意在第④段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诗句。

  5.《最苦与最乐》中说“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最苦与最乐”的理解。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附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