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节奏的声音幼儿园说课稿 篇一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有节奏的声音》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授声音的基本知识和音乐节奏,帮助幼儿发展听觉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本节课旨在通过多种活动,使幼儿能够感受声音的节奏和韵律,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声音的基本概念,如高低、响弱等。
2.通过听觉感知,能够辨别不同音调、音色和音量的声音。
3.能够模仿和演唱简单的音乐节奏。
4.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声音的基本概念和音乐节奏的表达。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音乐播放器、音乐CD、乐器模型、图片等。
2.教学材料:幼儿音乐教材《声音的奇妙之旅》。
五、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新课呈现(15分钟)
(1)通过展示不同乐器模型,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它们可能发出的声音。
(2)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辨别声音的高低、响弱等。
3.声音的基本概念学习(20分钟)
(1)通过课件和图片展示,教授声音的基本概念,如高低、响弱等。
(2)通过听音辨别游戏,让幼儿辨别不同音调、音色和音量的声音。
4.音乐节奏的表达(25分钟)
(1)通过示范和模仿,教授幼儿简单的节奏动作,如拍手、敲击乐器等。
(2)播放简单的音乐,让幼儿按照节奏摆动身体、拍打手掌等。
5.音乐欣赏(15分钟)
播放一段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引导幼儿用心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声音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辨别不同音调、音色和音量的声音。同时,幼儿通过模仿和表演简单的音乐节奏,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还不够发展,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有节奏的声音幼儿园说课稿 篇三
有节奏的声音幼儿园说课稿模板
导读: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我今天说课的活动是中班音乐活动:《有节奏的声音》
一、教材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节奏型表现的不同声效,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节奏感和感受力。感受音乐的强弱快慢变化,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增强幼儿的对节奏乐的兴趣。因此我将本此活动的目标定为:1、分辨声音的长短,用线条画出来。2、分辨声音的高低,用图画出来。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三种不同的音型。
(一)延长音:弹延长音时,要稍微放慢,延长音的音是很长,幼儿很容易分辨出来的。
(二)高低不同的音:音的高低对来说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幼儿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容易理解,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联系时,抽象的东西也变的形象了,幼儿很容易就能运用动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现出来。
(三)半休止符:休止符的掌握是活动的难点,利用情境启发的教学方法由休止符联想到陷阱或障碍,需要停一拍,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节奏型。
难点: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一)倾听是感知音乐的前提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处于他身边的声音,比如幼儿所熟悉的动物,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和人们活动多发出的声音等,如果能从小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倾听能力,将会为他们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及丰富他们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
(二)认识音乐作品中的`表情作用音乐作品获得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的基础上,教育者应有意识地进一步深入引导他们认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在艺术表现上的表情作用结合切身的音乐感受和体验,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从而巩固、发展和深化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能区分人声和乐器的音色各种不同的乐器因其构造不同而让其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三岁之前的幼儿对乐器和人声的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四至六岁的幼儿不但能区分人声和乐器还能学会用各种不同的音色来表现音乐。
(四)通过视觉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音乐是流动的,音乐的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图画、动画、教具、情景布置等来简单地演示音乐的意境,从而触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来了解明白乐曲的性质、情节、情绪,所以适当地调动视觉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是大有裨益的。
三、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支笔、一张纸、钢琴。
四、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教师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愉快轻松,从中学到知识。
第一个环节是通过观察让幼儿很容易分辨长与短的关系,引起幼儿更好的思考与理解.
第二个环节是可以加深幼儿对三种音型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以游戏为主,深入活动帮助了解.
五、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分辨三种不用的节奏型。
(1)延长音。如:5---。
(2)高低不同的几个音反复出现。如:1234543212345432。
(3)半拍音符半拍休止符的音型。如:50505050。
2、请幼儿边听边唱感知这三种声音的长短、高低,然后用线条或图画出来。幼儿绘画结果不做统一要求,只要幼儿能讲出道理并且符合要求就算可以了。
3、对于能力差一点的幼儿要求他只画音的长短,如教师唱5———和5555启发他们画就可以了。一遍不行可多重复几遍。
请幼儿玩排排队的游戏。将幼儿分组,听到5———
—的声音站成一直线,听到1234543212345432幼儿手拉手分开站成弯曲的对形,听到50505050幼儿站成一高一低(蹲)对形。反复几遍锻炼幼儿的灵敏性。六、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内,听录音做画声音的游戏。
估量:基本上能用线条表示出音的长短。
评析:
通过画声音,能反映出幼儿对音长短、高低的不同感受。如有的幼儿能将5050画成■□■□,而有的幼儿画成╳〇╳〇,还有的幼儿画成,有个铅笔有头,有个铅笔没头。画声音对幼儿在音乐的感受力的表现手法中,位置是很重要的。
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