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风筝》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17-04-04 03:26: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大班美术《风筝》教案 篇一

《风筝》是一种古老的玩具,它可以在空中飞翔,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惊喜。本次美术课,我们将以《风筝》为主题,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孩子们感受到风筝的美丽和神奇。

一、情感目标

1.培养孩子们对风筝的兴趣和热爱。

2.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细心。

二、知识目标

1.了解风筝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学习绘画风筝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材料的使用。

三、教学准备

1.风筝的图片和实物。

2.彩色纸、剪刀、胶水、线等制作风筝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和实物,让孩子们感受到风筝的美丽和多样性。

2.绘画:教师带领孩子们画出风筝的基本形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来增加美感。教师可以先画一个示范,然后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风筝的细节,并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

3.制作: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制作风筝所需的材料,并一步一步地进行演示。然后,让孩子们准备好所需材料,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设计出自己独特的风筝。

4.展示和分享:制作完成后,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展示和分享,每个孩子都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和感受。通过展示和分享,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

1.可以请家长帮助孩子们在户外放飞风筝,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风筝的飞翔和自由。

2.可以邀请专业的风筝制作师来幼儿园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风筝的制作技巧。

通过本次美术课,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还增加了对风筝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制作和展示风筝,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细心。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美术课上收获快乐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美术《风筝》教案 篇二

《风筝》是一种传统的玩具,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飞翔的快乐,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本次美术课,我们将以《风筝》为主题,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风筝的制作过程,并享受到风筝带来的乐趣。

一、情感目标

1.培养孩子们对风筝的兴趣和热爱。

2.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知识目标

1.了解风筝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学习绘画风筝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材料的使用。

三、教学准备

1.风筝的图片和实物。

2.彩色纸、剪刀、胶水、线等制作风筝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和实物,并讲解风筝的起源和文化背景。通过讲解,激发孩子们对风筝的兴趣和好奇心。

2.绘画: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绘画风筝的基本形状,并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涂饰。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技巧和方法,让孩子们的绘画更加生动和有趣。

3.制作:教师向孩子们介绍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所需材料,并一步一步地进行演示。然后,让孩子们准备好所需材料,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孩子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风筝的制作。

4.放飞:制作完成后,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到室外放飞风筝。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风筝的飞翔和自由,感受到风筝带来的快乐和惊喜。

五、教学延伸

1.可以组织风筝比赛,让孩子们在户外进行比拼,增加乐趣和竞争。

2.可以邀请专业的风筝制作师来幼儿园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风筝的制作技巧。

通过本次美术课,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还亲身体验了风筝的制作和飞翔过程。通过放飞风筝,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美术课上收获快乐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美术《风筝》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一、欣赏各类风筝的造型与色彩特点,感受风筝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二、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在老师和同伴帮助下动手制作风筝。

  三、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四、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五、感受风筝的美感。

  重点难点

  一、 欣赏时能从造型、色彩、质地几方面进行

  二、制作时主动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一、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纸线圈、竹签、胶带、油画棒、水彩等。

  二、可以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幼儿到户外放风筝,并且给幼儿看看风筝视频讲讲有关风筝的事。

  三、风筝的课件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谈话,交流放飞风筝的感受(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双休日家长领幼儿放风筝)

  1、双休日家长领我们放飞了风筝,能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吗?

  2、相互说一说,你放的是什么风筝?你在家中电脑视频还见过什么样的风筝?

  二、欣赏风筝,老师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质地等方面进行交流(小组内进行)老师巡视参与在有困难的小组。

  1、这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样子的风筝?

  2、风筝上有些什么图案 ?这些图案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

  3、它们为什么要作出对称的?为什么要有尾巴?

  4、这些风筝上有什么色彩?为什么要用鲜艳的颜色?

  5、这些风筝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来制作?

  6、你知道人们什么时候放风筝?为什么要放飞风筝?

  7、你喜欢风筝吗?你想扎只风筝吗?风筝可以怎样制作?

  三、观看课件,了解风筝的扎制过程。激发幼儿制作风筝的兴趣,你看到人们是怎样扎制风筝的?你想制作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四、操作环节,鼓励幼儿两或三人一组合作来扎制风筝

  根据幼儿的操作水平,提供各种材料,有已经剪好外形的彩色纸,有已经做好的支架,也有没有做的,像竹签、水彩、线圈等等这些材料,也就是说,在提供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有半成品的、原材料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的选择材料,教师随机帮助和指导幼儿。

  五、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户外放飞。

  六、延伸活动

  1、未做完的材料,可以放在活动区,幼儿可以继续制作。

  2、成品风筝可以选择精致的放在活动区供幼儿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风筝》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飞行单元的第一课,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作为玩具的中国风筝在飞机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本课要求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辅以网络资料的查找和搜集,深化学生的生活回忆和体会放风筝的情景,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风筝、表达放风筝的内心感受。

  教材要求创作时画出放风筝的场面、气氛,以此来表现风筝美以及学生放飞过程的内心真实感受。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造型特点及简单类别,理解对称特征美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飞行基本原理,体验放飞活动的乐趣。

  3、表现风筝美及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4、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感受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 了解风筝的特征及类别,理解对称美的规律及生活中应用。

  2. 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师:实物、范画、图片、媒体展示相关设备等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通过网络搜集的风筝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交流

  还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吗?谈谈你所熟知的人类风能应用有哪些?(学生交流)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的人应用风能的故事?风筝最早应用于战争,后来逐渐成为人们利用风能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风筝。(板书课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放过什么风筝?请描述放风筝的过程。

  二、展示

  请展示同学们自己带的风筝和图片(各自说明风筝是买的还是做的,图片是怎么搜集的?)。

  三、介绍知识

  风筝的简史(梳理于网络资源):

  风筝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发明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从唐代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的努力,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风筝的分类:串式类, 代表作品为龙头蜈蚣风筝。

  硬翅类,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为代表。

  软翅类,此类风筝多表现飞鸟、昆虫、金鱼等内容。

  板子类,代表作品为八卦风筝。

  立体类,内容多为宫灯、花瓶、飞机。

  四、欣赏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风筝作品:

  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 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3、欣赏网络风筝图片

  4、实物风筝欣赏

  5、欣赏与风筝有关的优秀作品(包括教材及网络搜集作品)

  五、 创作

  1、老师示范:放风筝的人的各种动作。

  2、学生练习:

  要求:

  独立创作一幅放风筝画。

  用线条和色彩表现。

  注意构图的完整与均衡 。

  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风筝“最佳造型设计奖”。

  2、评出人物“最佳动作设计奖”。

  3、评出“最佳构图奖”

  分别请介绍自己画中的故事。

  七、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风筝,画了放风筝,大家表现得都很好。

  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是干净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利用风能放风筝娱乐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让我们多多关注它,用好它吧。

  八、课后拓展:

  根据自己掌握风筝的相关知识,通过网络搜索“风筝制作”方法,选择适合自己做的某一种风筝,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风筝进行野外放飞。

幼儿园大班美术《风筝》教案 篇五

  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5、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

  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

  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

  (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

  五、带幼儿去放风筝。(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

  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

  活动反思

  游戏中让幼儿把风筝外形画得左右对称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孩子们顾及到了左边就不能顾及到右边,由于水彩笔较细,因此色彩不够均匀。我觉得可以让幼儿画最简单的风筝外形,在内部进行图案对称,色彩上可以选择油画棒,上色均匀饱满。

幼儿园大班美术《风筝》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

  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难点: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具准备: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

  学具准备: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不能把所有的材料都带来。不可能自己用竹子制作风筝的骨架。

  教学建议 可以叫学生去买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然后叫学生进行组合拼装。这样就简单的多了。

  课后反思

  由于材料的局限性,不能够把风筝制作的很美观。

  教学过程

  1.导言(单元概述)。

  (1)春天来临,积雪慢慢融化,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小鸟在枝头歌唱,树木吐出嫩绿,泥土散发着芳香。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着希望与力量。伴随着春风,美丽的风筝飞上了蓝天,它把人们的理想希望带入美妙的境界……风筝集艺术、科技、体育于一身,放风筝是春日里一项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果能放飞自己亲手扎制的风筝上天,那是多么有趣高兴的事呀!

  (2)根据同学们的提议,我们将进行《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就是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届时将请同学自评和互评,评出优秀资料奖、优秀设计制作奖、放飞奖、合作奖等若干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

  2.任务。

  (1)你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你爱动脑动手,思维活跃,喜爱美术,你认为这次活动是你展现才能的机会,应该把握,即使没有做出优秀的作品,对你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实践与锻炼。

  (2)请4人一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并且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

  3.过程。

  (1)活动1(课时1),有关风筝资料的收集:

  ①小组准备工作:

  a.将全班同学4人一组(以居住地或同学自由组合,教师做好联系调配工作),分为若干组,各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b.各组选举组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分配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c.组长要建立本小组工作目录,在目录下记载本组同学的学习过程资料,方便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d.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因特网、书本,或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寻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图片等实物、信息资料,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小课题调查报告,各种风筝展。

  ②收集信息资料:

  访问网络查找你认为需要的信息。或者在图书馆查阅相应的资料。如果你访问了不止一个网站或者查阅了不止一本书,用分开的纸分别记录从每一个网站或每一本书中得到的信息。或进行风筝艺人访谈,市场上购买、收集各种风筝实物。

  ④整理、筛选、展示收集的资料图片、实物。

  a.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调查报告,展示形式,风筝知识擂台赛,评出优秀资料奖小组。

  b.在教室里举行收集的各种风筝展。

  希望这些同学收集的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2)活动2(课时2),制作风筝。

  活动建议:1.制订小组制作计划和分工,设计怎样的风筝样式图样?希望能够发挥大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资料参考:风筝的图样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帮助。

  ①扎制风筝,上线是很关键的一步。

  老师的提醒:

  a.风筝的架子要求左右对称,不然风筝两边轻重不一,难飞上天。

  b.连接可用棉线扎制,比较牢固。

  c.贴桃花纸可以用胶水或双面胶,胶水不能太多,不然纸会破的。用的纸要略大于风筝架子。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再共同探讨解决。

  ②绘制风筝。

  老师的建议:

  a.风筝的图样装饰可以是传统的,可以是依样画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老师期望着你的创意表现!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b.画风筝的时候注意用颜料时水分不能多,不然纸要破的。

  c.可以再次上网查询资料。

  (3)活动3(课时3),放飞风筝。

  在一个晴朗有风的下午,在学校举行放风筝比赛。

  老师的活动建议:

  ①小组内分好工,让每位组员都参与放飞,跑步快的同学建议做领跑员,其余同学做风筝的架飞和保护工作。体验放飞风筝成功的快乐及小组合作放飞。

  ②如果几次放不上去,请同学不要灰心,放的时候要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起飞角度。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出色表现!

  ③活动后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把放风筝的场面和放风筝的体会画下来写下来,如果你用其他的形式表现也可(如摄影)。

  ④请同学自评和互评,评出放飞奖若干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

  (4)活动4(课时4),个人、小组空间展示《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展览——(评价)。

  ①老师和各小组长进行讨论,如何办好我们班级的《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的展览。

  ②老师建议讨论确定:

  a.组成展览会的组委会。

  b.时间地点。

  c.各组承担展览的分工。

  d.如何评奖(评价),奖项名额。

  (学生个人、小组以写送欣赏卡的形式来参与评价(评奖)。奖项名额每样十名(放飞奖除外,只要能放上天就能得奖)。

  (5)展览布置,评奖。

  (6)活动后请你填好此表,你的意见和信息是老师最想知道的,谢谢你的合作。

幼儿园大班美术《风筝》教案(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