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技活动教案设计(经典3篇)

时间:2016-08-03 01:50: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科技活动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通过创意科技探索自然世界

引言:科技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活动,幼儿能够触摸和探索自然世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案设计旨在引导中班幼儿通过创意科技活动,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科技活动,引导幼儿对自然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磁铁、纸、铁钉、玻璃瓶、水、沙子、小石子等。

2. 教具准备: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张幻灯片或播放一段视频,介绍一些关于自然世界的有趣事实,如磁铁吸附物体、水可以浮起物体等,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探究科技活动(25分钟):

a. 科技活动1:探索磁铁的吸附力。

- 准备一些纸、铁钉和磁铁。

- 让幼儿用纸包住铁钉,然后将磁铁放在纸上,观察铁钉是否被吸附。

-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磁铁可以吸附铁钉,让他们自己尝试解释。

b. 科技活动2:探索水的浮力。

- 准备一个玻璃瓶、水和一些沙子或小石子。

- 让幼儿将玻璃瓶装满水,然后逐渐加入沙子或小石子,观察水的浮力。

-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水可以浮起物体,让他们自己尝试解释。

3. 总结(10分钟):

让幼儿回答以下问题:

- 磁铁为什么能吸附物体?

- 为什么水可以浮起物体?

- 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科技活动来探索自然世界?

4. 拓展活动(15分钟):

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的科技活动,探索自然世界的其他奥秘。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科技活动,幼儿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观察和思考自然世界的现象,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科技活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也得到了提升。

幼儿园中班科技活动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科技乐园——创意科技活动展示

引言:科技活动是幼儿园中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通过创意科技活动的展示,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科技乐园的形式,让中班幼儿展示他们的创意科技作品,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成果。

一、教学目标:

1. 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幼儿自信地展示他们的创意科技作品。

2.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分享精神。

3. 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准备:

1. 展示空间:教室或活动室。

2. 学生作品:幼儿创意科技作品。

三、教学过程:

1. 准备工作(10分钟):

- 整理并美化展示空间,摆放合适的桌子和展板。

- 将幼儿创意科技作品放置在展示空间上。

2. 科技乐园展示(40分钟):

- 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科技乐园。

- 让幼儿依次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成果。

- 提醒幼儿注意表达方式,包括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

3. 交流和合作(20分钟):

- 鼓励其他幼儿和家长提问和评论幼儿的作品。

- 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和接受意见,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接受能力。

- 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分享彼此的创意和经验。

4.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科技乐园展示中的感受和体会。

- 总结幼儿的表现和展示作品的特点。

-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科技乐园的形式展示幼儿的创意科技作品,幼儿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他们也学会了分享和交流。同时,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得到了促进,他们能够从彼此的作品中学习和借鉴,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幼儿园中班科技活动教案设计 篇三

幼儿园中班科技活动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活动内容要来自孩子们的生活,要是孩子们所熟悉的,要将学习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得到发展。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我设计了“我是小木匠”系列活动,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小工具”入手,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做自己能做的事,发现并探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自己用双面胶粘好自己的作品并用订书机装订等。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获得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验,如用钉子、螺丝固定桌椅的方法等,让他们在其中充分体验分工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小工具,懂得如何安全使用工具。

  2.知道有些损坏的东西可以经过维修再次使用,培养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3.学习分工合作,体验与他人商量协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使用小工具的经验。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小于具若干,包括剪刀、小锤子、钳子、尺子、螺丝刀、小铁钉、订书机等。

  (2)损坏的桌椅或小木板若干(各种形状)、透明胶、双面胶、铁丝、铅笔、各种纸类、塑料、碎布、绳子、铁盒等。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引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教师讲故事引题:小明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不爱护东西,东西损坏后也不管。有一次,小明过生日,好朋友们带着礼物前来祝贺。当大伙儿正开心地准备切生日蛋糕时,突然“哎呀”一声,小军尖叫起来,原来小军被椅子上的钉子扎到了。当小明给小军换了一张椅子准备继续切蛋糕时,突然又听见“哗啦——砰”的一声,小清和小童摔倒在地上,原来是小清和小童坐的椅子的腿突然断了,桌上的蛋糕也差点掉到地上……好朋友们非常不开心,纷纷责怪小明把破烂的椅子拿给大家坐。小明感到很不好意思,连忙向大家道歉。在好朋友们的帮助下,大家一起修理好椅子,并重新开始了生日会……

  教师:小明的生日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椅子?除了这些,还有哪些损坏的东西?现在我们把它们找出来。

  2.启发幼儿思考,讨论修理方法

  教师:“这么多损坏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椅子上的钉子露出来了,怎么办?椅子的腿掉了,该怎样去修理呢?”

  睿睿:“用钉子钉好它。”

  轩轩:“用透明胶粘好它。”

  然然:“不行,这样粘不稳,不能坐。”

  婕婕:“要用钉子和锤子才行,我爸爸就是这样修的。”

  3.帮助幼儿认识工具,并使他们建构起对“工具”的新经验

  (1)认识工具。

  教师:“你们刚才说的物品是这些吗?它们叫什么名字?是怎样使用的?”

  教师出示一枚钉子。奕奕说:“这是钉子,是用来钉木头的。”

  教师出示一把锤子。伟伟说:“这是锤子,可以敲钉子。”

  教师出示一把钳子。捷捷说::“这是钳子,可以拔钉子,还可以钳断铁丝。”

  (2)介绍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教师:“你们刚才说的所有这些东西叫‘工具’,这些工具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是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包括:使用工具时都要轻拿轻放;使用锤子的时候,锤子不要拿得太高,注意旁边有没有人,还要注意不要敲到自己的手;使用钳子的时候,注意钳子的口,不要伤到手;使用扳手的时候,注意轻拿轻放,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调节大小;使用切割机的时候,注意手要远离;使用扶钉器的时候,要把使用的钉子放在扶钉器的中间固定好,拿稳把手,要与钉子保持一段的距离,这样就不用担心敲到手了。”

  (3)老师举例,操作示范,说明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4.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操作,巩固对于具安全使用方法的认识,师巡回指导

  教师:“这些小于具有这么大的用途,你们想试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

  (1)引导幼儿要轮流使用有限的工具并学会等待。

  实录一:临临与帆帆因同时选择相同的工具而发生了争吵,原来两人都需要用到锤子,而锤子只剩一把,于是争执不下。教师及时介入,提出轮流使用的建议。

  (2)鼓励幼儿敢于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

  实录二:轩轩在使用锤子的时候,始终不敢用力去敲。经过老师的指导、示范、帮助后,轩轩终于大胆地把钉子钉了进去。他高兴地说:“钉子进去了。”

  分析:教师在观察与指导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应根据幼儿能力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用肯定的语气说:“你一定能行!”对于能力一般的幼儿,要给予鼓励——可以轻轻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悄悄地说:“别着急,想一想,你会做的。”对于能力差的幼儿,师可以与他协商:“我想和你一起做,行吗?”

  (3)指导幼儿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

  实录三:睿睿在钉钉子时,觉得扶钉器太长,便放弃了对扶钉器的使用。只见他左手扶住钉子,右手拿着锤子敲。但当锤子准备落下的一瞬间,他便赶紧将扶着钉子的手移开,显然怕锤子锤到自己

的手,但这样却无法将钉子钉进去。教师介入:“你能注意不锤到自己的手,很好,但也不用紧张。你只要扶着钉子,先用锤子轻轻将钉子固定在木板上,然后松开手,再用力敲打,就可以把钉子钉进去。”经过教师的指导与鼓励,睿睿终于能正确地使用锤子完成操作了。

  分析:让幼儿了解各种工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知道工具操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时,要关注幼儿是否会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

  (4)注意与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

  实录四:鸿鸿小朋友一个人在那儿认真地修补小凳子。她一手扶着凳子,一手拿着锤子努力地想保持平衡,可就是做不到。这时老师走过去问:“需要我帮忙吗?”她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老师说:“你想让我怎样帮你?”她说:“你帮我扶着吧,这个小凳子的腿修好就可以坐了,但是凳子的4条腿不一样长……”

  分析: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用礼貌、倾听等方法拉近自己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努力成为幼儿的朋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各种活动。

  5.针对幼儿维修和使用工具的情况进行讨论,交流经验

  教师:“能说说你们刚才都做了哪些维修吗?用了哪些材料和工具?”

  幼儿:“我在修小椅子的腿,我用了锤子、钉子、扶钉,是用锤子把钉子打进去的。”“我在修小凳子,用了钳子,把钉歪的钉子拔掉。”“我在修小木桌,用了扳手,把螺丝钉拧下来。”

  教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工具?”

  幼儿:“我见过我爸爸用过钳子。钳子可以拔掉钉子,还可以钳断铁丝。”“我见过锯木头的锯子,还是电动的。”“老师用来割纸的刀。”“我会用剪刀,剪刀可以剪纸,还能剪头发。”

  分析:适当的讨论可以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主动操作的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幼儿再次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尝试没有用过的小工具

  7.给维修工作结束的幼儿发小礼物,以资鼓励,并让幼儿将维修好的东西归位

  教师:“这是你修好的吗?真能干,谢谢你!”(递上小礼物)

  活动延伸

  与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其他班进行维修?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旨是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科学,通过提供幼儿平时感兴趣却很少有机会接触的各种工具,让孩子们钉一钉、敲一敲,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主性,让其体验劳动生活中的快乐,了解其中蕴涵的科学知识。

  活动中,幼儿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观察被损坏的东西,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在独立探索中学会了解决问题。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对工具的使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物品的维修,认识到物品的使用价值,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重复使用。他们基本上能完成任务。

  活动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新奇、生动、宽松的探索环境,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投入活动,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进行操作。幼儿在使用于具与材料的同时,不仅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巩固了学习所得,同时也体验了成功,发展了创造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科技活动教案设计(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